【品牌故事】用珠寶飾品打造品味生活—這那生活飾創業故事

商業設計提供了衣食無慮的安定與成就感,藝術創作則給躲在心裡的那個愛搞怪小孩,有一個情緒的出口。多年來,吳俊美就這麼走在理性與感性的槓桿上,從容遊藝。

勤學十八般武藝

從國中開始,吳俊美就喜歡玩手工藝、畫插畫。有一次,她偷踩母親的縫紉機,一不小心踩斷了縫紉機輪子的皮繩,看著皮繩在歲月的洗禮下,表面被磨得質樸而溫潤,於是靈機一動將它與皮線結合做成手環。每次出門,吳俊美都帶著它,朋友、同學莫不稱讚好看,結果半年後,西門町的地攤上充斥著類似的商品,一時蔚為風潮!「當時我心裡真的又欣喜又驕傲,因為自己是原創者呢!」溫和的吳俊美笑著說。

吳俊美專科念的是印刷攝影,因興趣與所學落差一萬八千里,所以,成績只求及格。她大量利用課餘餘時間學才藝,將心思投入皮雕、串珠飾品、插畫、國畫、素描、油畫、室內設計、縫紉、服裝設計、陶藝、編織…等學習,奠定了美學與創作基礎。原本打算到日本研讀視覺設計,卻因意外在報上看到「金工雕刻」的招生廣告。「哇!這是學什麼呢?聽都沒聽過!」吳俊美在好奇下選讀新興科系,從此走入金屬工藝的精采世界。

在日本留學期間,吳俊美依舊本著海綿精神四處上課,紙人形、手工玻璃拼貼、花藝設計及緞帶花製作、金雕技術等。「雖然每一種都學得不精進,但是,我熟悉每一項的手工技巧與材質,讓我能夠遇上任何題材都有辦法變出東西來。」

吳俊美的十八般武藝,在畢業期末考時發揮得淋漓盡致。因為,老師出了一道考題:『請舉出十種以上可以與金屬結合成飾品的材料?』拿到考題後,她一口氣寫了三十種,日文不會寫就以中文當漢字,加上創意十足的畢業展作品,來自台灣的吳俊美畢業時勇奪工藝飾品系的「最優秀賞」(第一名)。

創飾紀”的輝煌軌跡

創作的人,在內心深處似乎都潛藏著一顆善變、愛作怪與挑戰現實的心。一九九七年,“世界黃金協會”以「遠離非洲」為主題,舉辦「黃金金像獎」金飾設計比賽。為了詮釋電影中,女主角凱倫(梅莉史翠普飾)在非洲肯亞墾荒種植咖啡,愛上了非洲的風土民情,進而與獵人鄧尼芬(勞勃瑞福飾)譜出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曲。 吳俊美以結繩記事的原始概念,表達梅莉史翠普在非洲的人生際遇。麻繩與金子做搭配的創舉,著實讓贊助廠商看得「傻了眼」,因為在華人社會,只有喪家才會將麻繩穿戴在身上。不過,這種前所未有的創意,也令所有評審驚豔。

經過國內的初賽、亞洲區的決賽,吳俊美一路過關斬將。翌年,她與國內另兩位設計師到馬來西亞領獎。「去領獎之前,我們只知可能得獎,但沒人知道自己得什麼獎。沒想到,台灣派出三個人卻抱回五座獎盃,我和另一位知名設計師抱回最大獎–”評審團超級至尊獎”,本來只有一座,但因評審無法分勝負只好增設,那是我們第一次打敗香港…。」吳俊美回憶當年,語氣中仍透著欣喜。

吳俊美剛從日本留學歸國時,台灣的珠寶設計才剛起步,報紙的工作欄還沒出現珠寶設計師的職缺,連學校也鮮少與金工相關的科系。當時剛好有一群設計師從各國學金工回台灣,這些走在時尚前端的設計人因此組成了”創飾紀”,爭取世貿的贊助取得一小塊空地做為作品之展出。「從場地規劃、展場佈置、展櫃設計發包、平面DM及看板設計、文宣新聞稿等,全部由創飾紀12個成員分工合作完成…。」吳俊美猶記當年,各報章雜誌頻頻以大篇幅報導「新生代設計師群」的創作,風光一時。

這群媒體口中的「新生代設計師群」,不時在各展覽場中亮相,對吳俊美而言,個展、聯展、比賽,就好像在為生活做紀錄一般。她讓自己在商業設計與藝術創作中,走出兩條平行不悖的路,相互支持著現實與夢想。「參加設計比賽是一種自我的考驗,每次看著書櫃上層的幾座獎牌,覺得自己曾經全力以赴的努力過,那真是一種幸福…。」吳俊美微笑說。

創意新穎 配角當家

婚後吳俊美創造出另一個「大作」–兒子,從此,鎮日與奶瓶、尿布為伍。原本吳俊美只當假日媽媽,但是孩子實在皮,不到三歲就被”退貨”, 於是,每天跟著媽媽上班,到公司附近的托兒所上學,六、七點下班後,吳俊美再趕著去接他。「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出門到晚上七、八點回到家,三歲小孩待在學校的時間,竟比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長。」吳俊美憐惜地說。

為了縮短孩子在外的時間,吳俊美練就“閃電快槍俠”的能耐,精準地抓住客戶的需求,設計圖總能一次OK。蠟燭兩頭燒的日子維持了半年,最終因先生調職,家事無人可分擔,吳俊美不得不離開工作了十五年的公司。無論作品的參賽或職場表現,吳俊美有過亮眼的成績,可圈可點。「我真的還頗擔心在四十歲離開職場,會失去讓自己咨意揮灑的設計舞台,畢竟我將興趣投注在工作上,從中得到許多快樂與滿足。」於是,剛辭職那一年,只要是與飾品相關的case就接,因為手作飾品要保有特殊性,才能杜絕被抄襲,因此,材質的多樣性是必備條件之ㄧ,於是賺進的設計費,很快又變成各式材料的支出。

飾品一定要當衣服的配飾嗎?它不能當主角嗎?這個問號的產出是吳俊美某次幫一位朋友設計搭配衣服的飾品,結果衣服製程出了狀況,配件當然也上不了檯面。這個不愉快的經驗,讓吳俊美體悟出:”我的作品不應該只當配角”。

什麼樣的飾品是讓人”愛不釋手”的呢?會做手工飾品的人越來越多,有什麼是別人還沒做過的呢?吳俊美時刻在心裡反覆思索著。因為,在一片復古的風潮下,她意識到唯有作品別出新栽,才能脫穎而出!

用珠寶裝飾生活

某次吳俊美與留日時期的友人吃飯,這位領有日本知名花藝教室執照的專業講師,衣著打扮非常講究入時,不過在結帳時,友人掏出帶著鍊子的老花眼鏡看帳單。「喔!這眼鏡練與衣服真不搭,破壞了整體美感…。」當下吳俊美即決定做一條時髦的眼鏡鍊送朋友。當朋友收到吳俊美送給她的時髦眼鏡鍊後,打電話道謝說:「俊美,每個人都稱讚我這條眼鏡鍊漂亮,每個都問要到哪裡買?起碼有五六人這麼說…。」一個心意博得了讚稱,吳俊美的「生活飾品」也就此萌芽。

去年的教師節前夕,朋友帶一位在國中任教的老師到吳俊美的工作室。「當時,正在擦拭準備在台北車站西區藝廊展覽的幾件手工銀飾作品,這位老師對我舊時的創作非常有興趣,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有個小故事,他邊看我邊介紹,竟然看出箇中童趣,聊開來…。」隔天,這位國中老師來電表示:身為老師之後,每年教師節前後,都會去拜訪以前學生時代的老師,經常為了送禮的事而煩惱…。

「對於每天教書的老師而言,獨一無二的書籤,該是再實用不過了。」吳俊美如此想著。數日後,她送上了”珠寶書籤”與包裝盒給這位國中老師。以雙面織帶或絨布鑲嵌水晶、珍珠等珠寶,書籤樣式有的陽剛,有的柔美,有的華麗,有的簡約。「您可依老師的個性做挑選,搭配適宜的包裝盒。」吳俊美的教師禮讓這位國中老師大為驚豔。「飾品除了搭配服裝外,也可以裝飾生活,讓每個人因需求而美麗。」就在”生活飾品”概念下,吳俊美於今年加入專門塑造品牌的SOHOMALL風格網路市集,成立了「這那生活飾」網站推廣“生活飾品”。各種樣貌獨特的「書籤」透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與書相輝映,推出後廣受閱覽人青睞。

高腳杯環的巧思

除了珠寶做成的眼鏡鍊與書籤外,以天然水晶、藍砂石、黑瑪瑙等綴成各種圖案的筆記本、珠寶餐具、手機鍊、耳機鍊、紅酒杯環等都是創意的結晶。其中,紅酒杯環更成為時尚圈Party的最愛。吳俊美表示:歡笑熱鬧的Party場面,大家都會來一杯紅酒或香檳助興,不過跳舞或聊天時,也總慣常隨意擱置酒杯,再回頭時,杯子大集合,任主人再精明也認不清那個是自己的杯子,於是,就設計出彩色水晶腳環,扣住自己的酒杯,即使酒酣耳熱之際,仍可憑證認領。這個創意後來成為家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滿額禮,成為某些VIP的專屬贈品。

生活所需包羅萬象,因此,生活飾品必然也琳瑯滿目,「從字面來看就可知道在我的作品裡”這個也有、那個也有”,所以叫『這那』;我把它音譯為Jacknick,另一層意義是來自我兩個至愛,JACK是我先生,NICK是我小孩,因為兩個一對寶,經常搞得客廳一片狼籍,所以,姊姊抱怨:『這對父子真奇怪,一個這個(Jack)一個那個(Nick),從此,JACKNICK因而得名。』吳俊美笑著解說品牌名稱的由來。

原本只需坐在辦公室裡面對電腦就能完成的設計工作,創業後設計、製作、業務、行銷、包裝等一手攬,雖然角色落差大,但是,吳俊美也從中開拓了新視野與人脈。「對我來說,“這那生活飾”不單只是一家虛擬商店,它其實是我的花園,每一個創作都是一朵花,我相信小天使有許多種,祂也可能化身成各種花朵,在我走過的路上,延路陪著我!!」

〈顧問說書〉找梨趣

〈品牌庭聽看〉賣設計還是賣商品

分享在 facebook
Facebook
分享在 whatsapp
WhatsApp
分享在 email
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