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牌庭聽看】文化消費三境界

文:張庭庭 / 甦活創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

這一陣子兩岸都在大談文化創意,都在大興創意園區,但箇中解讀可能大異其趣。一般認為,大陸的人文底蘊與創意不如台灣,但真相可能未必如此簡化。就是因為文革斷層,大陸人不分世代對文化事物充滿渴求,在生活富足之後,不吝惜於文化消費,只是境界高下有別。

境界一:品味勳章

近日應邀參訪成都,行程中有一下午空檔,當地商會幹部吆喝一起去參加一個「文化交流活動」。一夥人坐上遊覽車來到成都近郊一個茶藝館,進去才知原來是一場畫作拍賣。四個來自泰國的畫家共帶來約20幅作品,多是西式筆法的油彩畫,底價從一兩萬到八九萬人民幣不等。活動請來一個水墨國畫老師擔任品評,搭配主持人穿鑿附會天花亂墜,還好泰國畫家聽不懂中文,不知嘔心瀝血之作慘遭唐突。而這樣煙霧嘈雜間,當場也賣了七八幅。一群被呼悠來的老董、老總,甘心掏出相當數十萬台幣,把高深莫測的文化藝術掛到自家牆上。動機不見得是出於欣賞,多半為自己的品味別上身份勳章。

境界二:鑑賞蒐藏

而在繁華的人民南路上一棟48層樓高的頂樓,又是一番洞天。這是一個融入現代表現的國畫藝廊,一幅幅清靈的書法與花草水墨小品,以高雅木質裝框,錯落在大大小小的隔間裡,搭配著沈香、手工珠寶、百年陳酒…。穿梭其間者或駐足凝望,或細細把玩,一旦相中點個頭,自有來人打點裝封。這裡談笑有鴻儒,出入都是識貨的雅士,來此鑑賞挖寶而後蒐羅典藏。畫廊主人30歲不到,主修中國哲學,談字論畫引經據典,他的見地與談吐遠超過絕大部分台灣同輩青年。

從品味勳章、鑑賞蒐藏,到接上地氣融入日常,大陸文化消費的境界正在快速拔高。

境界三:融入日常

前面兩種消費境界,雅俗有別但大抵非富即貴,在大陸各大城市的許多角落時時上演。而文化消費最高境界,是王謝堂前燕逸飛於百姓尋常起居。此行在大陸西南三個城市作了幾場簡報,當我一一述說:一杯茶、一塊餅、一張椅、一件衣、一方櫃甚至房屋抓漏,如何尚友古人、接引詩境;觸動情感,演繹心靈,我看到許多人眼中射出閃電,在感動中恍然:「原來可以這樣!」

其實那些典故出處,很多年輕人比台灣還瞭。我在成都西南交大有一場講座,講到一些案例的品牌精神源自孔孟老莊、白居易、李清照、三毛、余光中,他們立刻可以接口朗朗背誦。原來從荒蕪中生出飢渴,他們汲汲於博覽群籍,習古強記,以致於出口成章,說話帶有文氣。只是父母輩富得太快,還來不及學會生活,遑論教會年輕人怎麼生活,因此這文氣沒法接上地氣。

食衣住行中信手飛花摘葉,俯拾都是文化晶萃。這才是台灣比起大陸高明之處,也是對岸正在燎點的商機,只是這優勢還有多久,沒人敢說。

分享在 facebook
Facebook
分享在 whatsapp
WhatsApp
分享在 email
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