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顧問筆記】老街坊 ‧ 新表情 ── 台北街角點亮驚喜

走過歷史的老字號,期待脫胎換骨再現往昔風采;家族事業的接班人,渴望以嶄新姿態再創下一個30年;七年級的潛力新秀,因應時代變遷,打算籌繆新局、重整形象……。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「設計角落風華再現計畫」進入第六年,有別於過往純粹媒合設計團隊與店家,今年首度加入品牌顧問團隊,協助店家挖掘釐清風格特色與設計需求,提供從品牌視角出發的設計改造建議與協助。

兩個多月以來已緊密展開改造工程,不論是老店再造或是新秀出擊,他們的靈魂飽滿,惟缺了畫龍點睛的風格定位,以及引人的形象妝點。在顧問與設計團隊的輔導改造與店家夥伴的共同努力下,逐步釐清定位、重整形象,蓄勢待發!接下來分別以老字號新氣象、傳統美食新風貌、巷弄小店新出擊,三個角度分別介紹本次的入選店家與輔導改造重點:

一、老字號新氣象

 活字印刷、文房四寶、台式傳統糕餅,即將失傳的產業與文化,重燃新氣象。

【百年筆藝妝點時尚 ─ LSY林三益】

百年品牌「林三益」創立於1917年,原本從事毛筆製作,以「林三益筆墨專家」之名推廣書法藝術、銷售文房四寶。在第4代的主導下,百年筆藝跨足彩妝刷具,將製筆工藝專長發揮至彩妝刷具上。一個古典、一個現代,文房四寶如何與時尚刷具在同一個空間和諧共存,相輔相成?

林三益的門市樣貌,出自第二代的構思,以毛筆陳列為主,時尚彩妝刷具則委身一角,兩者之間更少了連結。顧問團隊思忖以「墨韻」為主題焦點,連結毛筆與彩妝筆的意象,從招牌、展示櫥窗、到店內輸出陳列,融合古典與現代的設計語彙,渲染品牌的經典藝象。

【台式古早味禮慶糕點 ─ 十字軒】

一樣立足大稻埕,從1930年創立至今的糕餅老店「十字軒」,主要商品以祭祀、禮儀、送禮、慶生為主,包括壽桃,紅龜,漢餅等各式台式傳統點心,及包子、饅頭等。一直以來,十字軒予人的印象是專售祭祀糕餅的老店,或者是壽桃專賣店。目前主事的第2代與第3代接班人,皆希望將老文化保留住,透過新的包裝手法,並開發伴手禮市場,號召年輕顧客群入店購物,延續傳統糕餅的文化。

原本三層樓的老房子店面已準備請室內設計師進行規劃,只是,在進行設計改善前,品牌定位仍需釐清。顧問團隊建議以傳統禮慶糕點第一品牌為訴求,將品牌定位為:台式古早味禮慶糕點。讓老店的內涵在重新設計後的店面空間被詮釋傳遞,同時,透過重新調整的品牌Logo、店面視覺,包裝設計與品牌精神相互呼應。這次的改造重頭戲,還要增闢一間糕餅博物館,縮影歷史、知識傳承,我們拭目以待!

【讓活字印刷一直活著 日星鑄字行】

保留了全台唯一的「正體中文活版印刷」工藝,日星鑄字行從1969創立,至今仍持續使用鑄字設備和活版印刷設備。時代早已轉變,鑄字的技術也隨著技術工人年紀漸長逐漸失傳,日星鑄字行的張老闆決心朝工藝館轉型,從製造業轉向文化業。近年起積極開展教育推廣導覽活動、客製化商品合作專案…,直到去年成功開發可使用鉛字的文創商品。隨著參觀人潮的增加,店內的工作人員從生產印刷技術員改成導覽解說員。儘管店內有數位導覽系統,但是標示不明顯,推廣成效不彰,目前極需改善店內動線以因應日漸增多的參觀人潮。

日星已有感性的右腦論述:昔字、惜字、習字,我們建議輔以左腦的理性論述「讓活字印刷一直活著」,強而有力傳達活字印刷的文化價值,同時表明,這個文化傳承的志業並非只屬於日星,也是大家共同的文化使命,邀請消費者一同參與。

改造無須美輪美奐,顧問團隊建議保留下工廠的樸實氣質,以最少的變動去蕪存菁,呈現另一種設計思維。本次改造的視覺焦點,就是「字」,指示牌裝置、櫃面文字輸出裝飾,讓字體與字義,成為設計的元素;而門面也將重新整理,低調的小小招牌,簡潔的宣導字樣,老工廠轉型文化場域,Less is More。(下期待續…)

分享在 facebook
Facebook
分享在 whatsapp
WhatsApp
分享在 email
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