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品牌庭聽看】 讓凡人成為知音

文:張庭庭 /甦活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

花博會場萬頭鑽動的盛況已持續一段時間,都說有人潮就有錢潮,在花博設攤的商家想必荷包鼓鼓?看看熱門展館大排長龍、咖啡館高朋滿座、美食街摩肩擦踵,就連紀念品區也人聲鼎沸,相較之下文創商品區卻顯得冷清,儘管主辦單位規劃動線煞費心思,參觀展區之後人潮必經此處,但群眾的腳步似乎未曾停歇,一件件擺在玻璃櫃裡的美麗商品,猶如冷宮后妃。是民眾不識風雅嗎?但一場場藝文表演座無虛席,美術館名畫展覽大家爭先恐後,對於文化與美學的孺慕,似乎普羅皆然。

那問題出在哪裡?儘管人皆曰嚮往,但真正有美學鑑賞力者屈指可數,於是人們仰望大師或藉助精彩導覽,進入創作者內心世界一窺堂奧。因瞭解而發出讚嘆,因認同而掏出荷包。

母親在世時,有次我陪著她逛百貨公司,來到法藍瓷的櫃位,喜歡豔麗色彩的母親停下腳步端詳,但看到價格不禁皺起眉頭。我隨口告訴她該品牌崛起的歷史、圖案的由來與其特殊的雕模工法。當我去了洗手間回來,驚見母親正交代售貨員打包一套紫色系的花鳥圖騰茶具,要價一萬多。年過七旬一生省吃儉用的她,買東西向來精打細算加實用導向,一件50元的內衣可以穿上三年。這套茶具依她的標準簡直是天價,但她居然不猶豫、不砍價,「照你所說的話,應該很值得。」她笑著對我說。原來我無意中當了法藍瓷的導覽員,引出母親潛藏內心深處的美感渴望。

不同於展區與表演區有專人導覽解說,文創商品區屬於靜態的展示,服務人員只負責銷售。而商品展示櫃中,除了價格標示,其他文字說明寥寥可數,非內行人的觀者需憑自己的想像力,去揣測創作者的用心並試著將價標上的數字與商品劃上等號。許多文創業者常感嘆嘔心瀝血之作恨無知音賞,但世間如鍾子期光聽琴聲就能辨出高山流水者,有幾人?幸得陽春白雪賞識固是人生樂事,感動下里巴人且讓老嫗能解,也許更有成就感。

創作心路歷程就如蜿蜒長廊,一個壁面、一個轉角都有動人風景。對自然的憧憬、對歷史的緬懷、對人情的關照、對自身的內省…,這些靈感與情緒化作工藝,商品只是最後呈現。季子掛劍,伯牙絕弦雖為千古佳話,但知音寥落畢竟遺憾。文創業者不妨學習倒帶導覽心路歷程,讓平凡人也能成為懂你的知音。

(本文於2011年04月07日刊載於經濟日報經營管理版「文創MBA專欄」〈平凡人也能成為知音〉)

分享在 facebook
Facebook
分享在 whatsapp
WhatsApp
分享在 email
Email